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活动
《管理经济学》课程上来自中国农大MBA综合班和期货班的头脑风暴
来源:中国MBA教育在线 发布时间:2022/05/07

近期,由李春顶教授为中国农大MBA同学讲授的《管理经济学》课程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虽然受疫情影响采取线上授课形式,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老师的教学风采。课堂上,李教授引经据典、通过各种经济学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同学们积极发言,就课堂案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讲解到需求分析的内容时,大家对经济学中的经典问题“谷贱伤农”以及当前热点的“大豆定价权”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

如何化解“谷贱伤农”的问题?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也可窥见一斑。“十四五”新阶段,提高农民收入也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市场形成的价格是有效价格但并不一定是“好”价格,所以经常出现谷贱伤农、谷贵饿农的现象。如何化解“谷贱伤农”的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张茜

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在于政府。第一,从生产源头,加强国家的扶持帮助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农用地种植信息系统,全国土地合理划区,这样农民的种植和销售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进行种植,从而也提高了农民的种植决策水平。第二,政府要支持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农产品由政府确定一个限价,所有的交易要高于这个限价,还可以通过政府收购、农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农业的发展。第三,增大科研投入,加快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提高粮食的深加工水平。第四,鼓励农民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特色和品牌。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能促进当地农民就业。

张冬利

应该从宏观层面看待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让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国家要对农产品价格进行管控,避免农产品价格因市场供给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另外,国家要将相关农产品市场供给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达至农民,避免因某一物价高而造成来年农民大量种植该物种进而市场供给过剩又造成该物种价格低的问题。

陈茂

对于谷贱伤农,我想结合我身边的现实情况来谈,我家乡的亲戚会对那些今年销量好的农产品进行盲目的扩张,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增加只会带来价格的下降,这就会造成农民们的收益下降,是谷贱伤民的一部分原因。如何解决该问题?我认为需要加强对种植者的职业教育、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普及教育,打造新一代农民,利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技手段科学种植。另一方面,种植和定价需要考虑区域差异。我认为农作物也具有区域差异,对于不同的区域,由于需求的差异,弹性也会不同,如南方的蔬菜对于南方人来说是每天的必需品具有较低的弹性,应该以降价来吸引客户,而在北方蔬菜的需求较低,一般一个白菜就能过冬,那么对于其他绿叶蔬菜就可以采取提高价格的方式。

付珊珊

可以从农业产业化、期货农业以及种子科技创新三个层面化解这一问题。首先,通过延长谷物生产、加工及销售产业链,发挥规模种植成本优势,依靠农村合作社、食品集团化运作的方式,建立订单农业模式,同时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周期性供需波动风险。其次,加强农产品合约标准化,通过大宗商品期货平台交易,提前建仓锁定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加强销售预测能力,通过套期保值交易,维持农产品价格水平,逐步扩大国际农产品销售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优势。最后是“种子为王”。种业是农业生产的起点,也是农业产业链的“芯片”。根据区域自然气候和种植环境,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生物实验室资源,强化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优势种子,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生产量、质量和适应性,提升种植业整体技术优势。在实际农业生产环境中,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农户等多方共同发力,在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维护种植生产者的根本利益。

张祥

要解决“谷贱伤农”的问题,一个重要的思路是建立“蓄水池”的概念,类似电路中的电容器,或水利工程中的“水库”,将供需的矛盾进行错峰或延时处理;另外要有产品转化的能力,建立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拓展农产品的功能,延伸产业链,通过订单农业、特色农产品大规模定制,将农产品加工成标准化的半成品。从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建立农资供应联盟,统一质量标准,协调供应品种及数量,并与农户建立订单式供应协议,提高农资供应的市场响应能力。

杨曼莉

可以采取以下手段:1.政府规定农业支持价格,当丰收时政府出面收购粮食,防止粮价过度下跌,为粮价托底。2.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时,由保险公司进行兜底。3.引导农业生产者利用农产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当预期粮价将大幅下跌时,农民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建立卖空头寸,对冲粮价下跌损失。4.建立农业指标的定期报告,帮助农业生产者进行合理规划。5.协助农业生产者形成自己的销售渠道,比如通过扶农工程,直播扶农等,避免因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销售困难。6.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形成农业规模化生产。比如农场,农业合作社,提升农业的全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7.扶持农业科技发展,提升农业的产量和附加值。

王琦

“谷贱伤农”的问题除了由于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农作物的保鲜、储存、运输、信息不对称等。因此针对问题产生的因素,提出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1、可以建立健全农作物价格机制。当市场上出现供求严重大于需求的时候,政府利用公共财政,以保护价格收购农产品。2,建立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来指导农民生产。3、大力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 增加供给弹性。4、实行农副产品差异化生产,提高竞争力。5、拓展销售渠道和销售宣传。6、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对于需求供给来说,除了内需拉动之外,还可以依赖外需。在丰收时节,农产品供过于求,此时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出口,拉动国内农产品的需求,稳定国内的农产品价格,使得农民收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解决“谷贱伤农”问题。

宋超超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解决:1、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生产模式——订单农业。降低种植户的种植风险,避免盲目生产。2、积极发展农业电商。突破封闭的生存经营方式和生存空间,向全国以及世界各地发布信息,也可以了解各地市场情况,根据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合理选择分销渠道。另外,农户可利用网络实时传送声音、图像文字等优势发布广告,向市场传递有关农产品的信息,激发消费者的需求,将广告转换为交易,推动网上交易额增加的同时也带动了线下销售。3、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调节。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够转移农产品价格风险,保障农户和相关经营者利益;能够发现真实价格,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能够引导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同时也能极大促进农业标准化进程。

张华

主要思路是平衡短期内农作物的供给量。具体来说:1、订单化、供应链、规模化。农户尽量做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增加市场的话语权。同时,需求企业和农户提前下订单方式,预定部分农产品,形成较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避免市场上农户盲目生产,造成某种农作物产量过于集中。2、农业深加工办工业化。农民通过将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实现初级农产品的半工业化,可以实现农产品的保质期延长,将供给期延长,避免一时间的供需失衡。3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等网络方式,比如设计某款APP,使得中国各区域间的供需信息更透明,以便实现跨区域的销售,将局域市场扩大到整个中国市场。此种方式解决某区域内的供需失衡问题。

如何获得大豆定价权?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85%的大豆需要进口,大豆进口占全球的65%,但我国却没有大豆定价权。为什么?如何才能获得定价权?同学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

张心慈

中国大豆缺乏定价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过高,而全球大豆供给端是寡头结构;二是大豆作为成熟的期货产品,有很强的金融属性,而欧美金融资本对于大豆价格有较强的控制权。为提高中国大豆的定价权,就要从供需关系和金融属性两个维度采取措施。供需关系上,一是应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深挖国内生产潜力,扩大国产大豆供给,另一方面,应积极寻求大豆的替代品,减少对大豆的需求,这样可以让大豆的供给缺口减少。金融市场上,要加强国内大豆期货市场的建设,引入更多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大豆期货交易,引导产业下游实体企业,如压榨企业和饲料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对冲价格风险。

李亚丽

中国虽然大豆需求量大,本应该对价格决定更有影响力,但事实上,在购买谈判时,并不是国家去和四大粮商(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谈判,而是国内的大豆厂商去谈。国内的大豆商因为集中程度、谈判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议价能力,因此大豆价格都得听别人的。面对此现状,建议国家牵头也成立集团化公司,统一代表国内大豆厂商去谈判,提高谈判议价能力。

王增佳

单从大豆的供需关系分析,不考虑其他中美贸易之类的商业合作或政治因素。物品的采购定价跟采购规模、采购形式和采购渠道有一定的关系,如何影响大豆定价权?从内外部两方面做一些努力,可能会收到一些效果,在我们进出口渠道上做一些改变,如国内的进口渠道商是否竞争充分,各渠道商是否有资源可以从国外拿到价格更有优势的定价合同;国外的供货商是否竞争充分,采购的形式是否合理。公开招标竞价的方式,会比单一来源采购或长期合约采购更有议价优势。我们也可以扶持和发展更多的大宗供货商,或者我国大豆种植产业全球布局,或在需求端寻求大豆的替代品,通过降低外采的需求总量,从供给层面解决供需不平等关系,从而夺取竞价权。

刘丙瑞

(1)第一,美国具有大豆的定价权,美国的大豆产业从种植、存储、销售、运输等全产业链环节,均已高度市场化和企业化。第二,大豆定价是由期货市场定价,主要由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的价格预期形成价格,无论从参与的主体众多、资金优势、价格信息、全球影响力等,短期内中国尚无法超越的;第三,美元作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货币,人民币国际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2)关于中国如何增大价格影响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对大豆的需求弹性,中国目前大豆的主要需求用途是榨油、为畜牧业养殖提供豆粕,可以考虑鼓励中国的畜牧业养殖龙头企业积极到美国、俄罗斯、中亚、非洲等大豆主产区进行养殖,减少需求强度;其次是国家适当放宽畜牧业和奶品的进口限制,适当增加终端产品的进口数量,对中国企业作为控股股东的牲畜、冷冻肉、奶制品进口适当扶持。二是积极开拓一路一带沿线国家的大豆种植,鼓励中国龙头种植企业走出去,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采取国际通用管理和惯例,提供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豆品。三是国家层面扶持一批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民营龙头企业,采取市场化机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豆产业民营企业,使之无论从规模到效益都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四是重组整合组建大豆全产业链中央企业,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减少行政化监管,提高市场竞争力,持续降低生产成本。选取1-2家大型国企在集团层面与国际龙头企业合资。四是目前的国际贸易体系及规则是由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如果能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大,探索新的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体系也可从根本上改变制约。

综合来看,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回答,但受篇幅限制,上面仅展示了一小部分观点。不过相信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同学们一定对这两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同时对需求分析的相关理论机制也有了更清楚的理解。期待后续案例分析和头脑风暴中同学们更深刻的见解和更精彩的观点。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MBA中心官网,如有侵权请通过邮箱反馈,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mbaeol@163.com

相关文章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