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MPAcc
你好,后浪!——入学已过,毕业未满,我在复旦MPAcc的思考
来源:中国MBA教育在线 发布时间:2022/08/22

前浪腾腾,后浪勇进。我们在同一条奔腾的河流里。

复旦MPAcc学长学姐的切身经历,求学路,职场经,人生感悟,

推波助力,只为向往复旦MPAcc的你。

复旦MPAcc,等你一起共赴前程,奔涌四海!

张骏晨

复旦MPAcc项目2021级

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业务董事

“自由”的首段 从高考作文到民间校训

22年的高考落幕不久,今年的上海卷语文作文题目是: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

时值毕业季,伴随着阵阵骊歌和离别的祝福,我提笔落墨试着以一个高考过来人的视角思考有关“发问””和“结论”的命题:小时候,学习上爱问问题会思考的,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长大了,工作中看重结论讲技巧的,是领导同事口中的“聪明人”。一辈子很长,长到为人处世不得不顾及“有人”怎么想;一辈子又很短,短到老之将至很多人却未必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了复旦的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曾经复旦的一位老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深情地对即将离校的学子们说:“我的期望是,但愿复旦没有因为生怕你们‘虚度光阴’而使你们被迫地‘误用光阴’,而让你们远离智慧。”校长的期望道出了教书的辛劳和育人的不易,既反映了学校在“教书”这件事上的严肃认真,又饱含了老师们在“育人”问题上的谨小慎微(严谨、小心、慎重和细致入微)。每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一道考试的作文题,区分优劣的是考官们的评分标准;一道人生的作文题,判断得失的却是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来复旦读书,过程固然会关乎考试,但结果更应该关乎人生。

“无用”的中段 在复旦读书 在读复旦的书

进入复旦的这一年,课程的忙碌、疫情的居家,让漫步校园成为了一种奢侈。因为疫情我们错过了燕园曦园里的花树繁茂,缺席了光华楼前的草长莺飞,不见了斜日小楼栖燕子,又怎知清明风景好思量。虽然空间上失约复旦于壬寅年的春日,但疫情的居家也让我有了时间书游复旦的前世今生。张国伟老师的《相辉》以文史贯通,雅俗相映的记叙手法展现了昔日复旦的人文轶事和校园里的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吴中杰老师的《海上学人》则用更加纪实的文笔刻画了动荡年代里复旦先贤们不屈从于强权,践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之治校精神。校史中的“三村四庄”记录了曾经的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北碚的夏坝渡口则见证了西迁师生们泛舟嘉陵江上的春日午后。书中的复旦讲述的是历历往事,但对于在复旦读书的我而言增进的却是对当下学校的认知和了解。在复旦读书,同时也在读复旦的书,这些看似于学业、成绩无用的校史文献却从心理空间上拉近了我与学校的距离,填补了暂时无法身处校园的遗憾。以校史为鉴,不但可以知兴替,更加可以激励我们见贤思齐、立己达人。

“自由而无用”的尾段

落笔为终,和大家分享一张复旦商科1922级学生的集体合影。很好奇照片中这些前辈们在复旦留下了哪些奇闻趣事,离开学校后又书写了怎样的绚烂人生。相隔百年,故人已逝,我们彼此隔着方寸影像唯一的联系可能就是这座复旦园了,有道是年年岁岁“旦”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希腊语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因为古希腊人认为只有闲暇时,一个人才会有时间学习和思考,这与当下的我们重返校园读书也是极为契合的。衷心祝愿大家在复旦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都能够收获一段紧张工作之余远离喧嚣的闲暇,收获一份忙碌生活之外不羁名利的宁静。

张 骏 晨

壬寅年丁未月

于上海

来源:复旦大学MPAcc项目

相关文章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