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干货知识
MBA逻辑:实用逻辑复习思路,干货满满
来源:中国MBA教育在线 发布时间:2021/06/11

MBA逻辑是考察思维方式的一门科目,与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积累形成的思维方式有关。一些考生常常在逻辑题上反复纠结,最后却导致浪费时间没有答好。

1、仔细阅读联考大纲,明确努力方向.

大纲是本,各科都应当明确"紧扣大纲"这个关键点.样题和模拟题都是根据大纲来出的,当然个别地方可能存在着欠推敲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训练.

熟悉考试规则:单选,选最合适的那一个、一个两分

2、复习迎考的目标:逻辑四十八!

要考上MBA,在逻辑部分考生应该拿多少分呢?我们的目标是拿48分,一般来说,要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考生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是在逻辑部分绝不能低于40分,不然的话,除非其他各科特别好,才能保证自己的总分.

3、不钻牛角尖,这是本书送给大家的一句忠告.

当逻辑解题训练变成钻牛角尖,变成对逻辑理论或是逻辑题目内容所涉及的领域知识的深入探讨时,对MBA逻辑部分的考试不但毫无益处,而且有可能导致非常坏的后果.因此考生要按照题目本身所设定的思路去思考,而不要去怀疑题目内容本身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千万不要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钻牛角尖.

不钻牛角尖,不是就一般考试而言,而是针对MBA逻辑考试的特殊性而言的.由于MBA逻辑试题是为了测试考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取材极其广泛,具有极强的人为构造性,所以它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不要以常识来较真,那会影响思路的准确性.一定要注意不是让考试来适应你,而是你应该主动去适应考试.

现举一例:

-美国交通部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接近80%的交通死亡事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车速低于每小时50英里;第二,出事地点在距肇事者家25英里之内.因此,如果你在美国驾车时速高于50英里并且超出你家方圆25英里之外,那么,你是较为安全的.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为有力地削弱了上述论证的结论?

A.在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肇事者中,75%是年轻人.

B.在因车速超过法定时速而被捕的人中80%是酒后驾车者.

C.全国每年的交通死亡事故中,50%发生在6个周末,这6个周末被认为是交通高风险周末,因为它们包括全国的节日.

D.交通部的统计数字的来源是各种警察局的报告.

E.一天中只有凌晨一时至三时,才允许汽车超过时速50英里或者超出司机家方圆25英里.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选项E确实能有力地削弱题干论证,至于其是否符合一般常识这不是逻辑考题所要关心的问题.具体地说,E项的存在使结论没有意义或不可行,即如果"一天中只有凌晨一时至三时,才允许汽车超过时速50英里或者超出司机家方圆25英里",那么,用"驾车时速高于50英里并且超出你家方圆25英里之外"这种方法来谋求交通安全是不可行的.

4、反复研习历届试题,是攻克逻辑考试的捷径.

精讲篇是本书的重点,用了大量篇幅把历届考题按题目的表现形式或解题方法划分为不同的题型和解题套路,并做详细剖析说明,通过对大量试题的解题分析,尽量把每一种套路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分析透彻.我们相信,这将是对考生最有效的实用指导.#p#分页标题#e#

由于不算要考的题,考过的题是最好的题,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而越新的试题,所体现出命题者的意图越新,参考价值越大.因此,反复研习考过的题,对于复习应考来说,是一条重要的捷径.历年考题不仅使你熟悉考题类型和解题套路,而且还可以使你在正式临考时对绝大多数题将感到"面熟",无形中会产生胸有成竹的心理优势.因此,历年的考题一定要反复做,建议考生至少做三遍.

5、提高逻辑成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精练.

有效的备考必须用好宝贵的复习时间,考生的主要精力不应该放在逻辑学知识上,因为绝大部分主流题型在解题中并不需要直接用到逻辑知识.建议考生只要把10%的精力放在掌握必要的逻辑知识上,而把90%的精力放在反复做题和总结解题套路上,也就是要精练.

所谓精练,就是得法地做一定量的逻辑题.精练时一定要集中训练,即在规定时间内做一套题,做题时要静下心来一口气做完,中间不要停顿,不要被干扰.经过适当的集中训练,有助于熟悉题型,适应考试.

做逻辑题绝不能做完一遍就万事大吉了,做完题后的总结更为重要.一定要花时间把较长的难题和做错的题弄通、弄透彻,个别自己弄不透的题最好要请教老师或和同学一起讨论,直到自己想明白,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